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25年一季度恢复增长
事件:近日,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级2025年一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2.07亿元,同比下降31.25%;营业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161.29%;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160.36%;扣非后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降-185.6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3.12亿元,同比下降-194.45%;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7%,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528万元,其中政府补助2588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8893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2145万元。全年公司合计计提减值损失2.87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冲回7908万元、资产减值损失3.6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中存货跌价准备1.22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13亿元。公司专注于氟锂硅硼四个元素的研究及产业化,重点研究氟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体系。
我国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动力电池增长。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1285.90万辆,同比增长36.10%,合计占比40.92%。2025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07.30万辆,同比增长47.10%,合计占比41.15%。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及动力电池出口增加,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096.80GWh,同比增长40.96%;其中出口197.1GW。2025年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326.30GWh,同比增长74.90%;其中出口61.50GWh。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2025年1月,商务部等印发《关于组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2025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叠加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价格回落至相对合理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和性价比提升,总体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存两位数增长,对应锂电关键材料电解液需求将持续增长。高工锂电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电解液出货147万吨,同比增长32.43%,预计2025年电解液需求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电解液上游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公司新能源材料业绩承压,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公司新能源材料主营产品包括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六氟磷酸钠等电解质盐。2024年,公司新能源材料销售4.33万吨,其中六氟磷酸钠出货百余吨;对应营收25.93亿元,同比下降45.93%,在公司营收中占比31.59%,占比较2023年回落8.58个百分点,营收下降主要系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公司具备6.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拥有双氟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钠等其他新型电解质的千吨级生产线,规模居行业前列。公司具备“氟资源→氢氟酸及电子级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完整的产业链,成本优势显著。公司六氟磷酸锂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电解液厂商,并出口韩国、日本、欧洲等地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展望后市,受碳酸锂价格下降等多因素影响,短期六氟磷酸锂价格总体仍承压,但行业价格跌幅水平较2024年将下降幅度将趋缓,且行业需求仍将提升。结合公司行业地位,预计2025年新能源材料业绩恢复增长。
公司新能源电池业绩短期承压。公司新能源电池产品包括软包、圆柱、方形铝壳系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2024年,公司新能源电池实现营收16.11亿元,同比下降38.33%,在公司营收中占比19.63%,同比回落2.26个百分点。公司大圆柱电池产品直径从40/42/46到60/65系列,容量从20安时到65安时,已布局海外储能、户外电源及家用储能、动力电池、国内轻型车等细分市场;目前便携领域、家用储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三轮车、叉车、AGV等细分动力领域也有了较大突破,圆柱电芯的市场竞争力及占有率逐步提升。同时,将借助“氟芯电池”开启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杨的新片子,目前氟芯电池在广西和焦作的电池厂都有生产。
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业绩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公司电子信息材料包括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硅烷,以及其它电子化学品等。2024年,公司电子信息材料实现营收9.35亿元,同比下降24.52%,在公司营收中占比11.39%。公司已突破UPSSS(Grade5)级氢氟酸生产技术,已成功切入半导体企业供应链,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目前具备年产6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其中半导体级2万吨、光伏级4万吨。2024年,公司“集成电路用高纯氢氟酸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生成的电子件硅烷、高纯四氟化硅、纳米硅粉等产品已进入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和新能源企业供应链,其中电子级硅烷被国家科技部评委“国家重点”新产品,现有年产能4000吨,年产5000吨电子级硅烷预计2025年中期投产;当前电子级硅烷处于产能格局重塑阶段,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现阶段产能利用率总体位于行业前列。同时,公司已成功突破同位素生产技术壁垒,成为国内少数掌握高丰度硼-10/硼-11同位素量产能力的企业,产品获得原子能、医疗健康、半导体等领域头部客户认可,将逐步成为公司新的盈利点。结合公司产品布局及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率提升背景,预计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业绩将恢复增长。
免责声明:本页面资讯内容和各类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关联的信息服务,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