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财经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四大业务板块产销稳步提升,化工新材料业务快速增长,全球改性塑料行业龙头之一

2025-04-25 17:25:13      长城证券      肖亚平
摘要  事件1:2025年4月21日,金发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605.14亿元,同比上升26.23%;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上升160.36%;扣非净利润6.75亿元,同比上升240.13%

  事件1:2025年4月21日,金发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605.14亿元,同比上升26.23%;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上升160.36%;扣非净利润6.75亿元,同比上升240.13%。

  事件2:公司1Q25实现营业收入156.66亿元,同比上升49.06%,环比下降21.86%;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上涨138.20%,环比上升74.19%。

  点评:2024年公司四大业务板块产销稳步提升,收入利润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11.31%,较上年同期下降0.69pcts。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上升8.15%,销售费用同比上升9.70%,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0.25%,研发费用同比上升26.20%。2024年公司净利率为0.39%,较上年同期上升0.25pcts。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业绩有所改善主要是受益于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均发展良好,改性塑料、特种工程塑料业务销量毛利稳定增长,绿色石化板块与改性塑料板块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产能及经营质量稳步提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显著。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同比增长。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5亿元,同比上升18.24%;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6亿元,同比上升48.06%;主要系公司绿色石化业务板块新产能建设投入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亿元,同比下跌116.27%;主要系公司资本性投资资金需求下降,新增贷款较上年减少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76亿元,同比上升7.88%。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从2023年同期7.60次变为7.63次。存货周转率上升,从2023年同期7.28次变为7.98次。

  公司改性塑料板块业务全球领先,多环节创新显著。根据公司2024年报,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2024年公司改性塑料销量再创新高,产成品销量255.15万吨,同比增长20.78%;营业收入320.75亿元,同比增长18.95%。其中汽车材料全球销量116.00万吨,同比增长19.96%;家电材料全球销量41.88万吨,同比增长4.54%;电子电工材料全球销量39.14万吨,同比增长28.41%;新能源材料全球销量8.50万吨,同比增长31.17%;消费电子材料全球销量10.40万吨,同比增长41.50%;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全球销量28.59万吨,同比增长7.44%。公司拥有31年的改性塑料研发、生产经验,现已形成372万吨/年的生产能力;2004年以来,公司已累计向全球提供近230万吨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产销量稳居行业首位。我们认为,当下新能源汽车等下游新兴行业崛起,公司坚持技术迭代驱动应用拓展,不断拓宽下游市场应用,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实现新增长。

  公司绿色石化板块业绩改善,双地区产能提升明显。截至2024年,宁波金发拥有年产120万吨PDH装置和年产80万吨聚丙烯装置,稳步推进聚丙烯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优势逐步凸显。2024年,宁波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增长57.55%。

  辽宁金发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ABS生产商,拥有年产60万吨ABS装置、60万吨PDH装置、26万吨丙烯腈装置和10万吨MMA装置,2024年辽宁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业收入72.85亿元,同比增长15.62%。2024年,辽宁金发全力推进石化改性一体化战略,年产20万吨ABS改性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该项目投产后,公司预计将实现从基础石化原材料到高端改性ABS的全流程覆盖。

  我们认为,公司纵深推进绿色石化与改性塑料板块的产业链垂直整合,系统实施工艺能效技改工程,动态优化产品矩阵配置,全面提升产能利用率,有望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公司新材料板块业务技术与应用持续突破,环保与高性能再生材料技术领先。

  2024年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加速渗透,市场份额稳步攀升,行业地位持续夯实。

  2024年,新材料板块实现产成品销量23.60万吨,同比增长32.51%。其中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销售18.05万吨,同比增长25.17%;特种工程塑料产品销量2.39万吨,同比增长16.59%;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77.73%。公司秉承“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的研发理念,自主研发的完全生物降解共聚酯树脂及改性材料已成功应用各种多元化场景,2024年公司实现PBAT年产能亚洲第一,并蝉联生物降解膜袋类产品市场份额亚洲榜首。我们认为,公司深化“技术+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创新,依托全球领先的应用创新能力,有望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新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公司成长性。

  公司医疗健康板块业务市场持续拓展。2024年,公司医疗健康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63亿元,同比上升46.36%。公司注重拓宽海外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种类,产品新增进入超100家海外工业防护用品渠道商,丁腈手套销量超47亿只,同比增长205.11%。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劳保防护用品、非织造材料、IVD耗材等一系列工业及医疗健康领域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认为,公司在医疗板块多举措拓宽销售渠道,丰富产品种类,提升订单交付能力,有望实现营收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16.90/802.64/912.6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4/20.46/26.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0.78/0.9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20.3X、13.8X、10.7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改性塑料板块业务全球领先,多环节创新显著,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2)绿色石化板块业务有所改善,双地区产能提升明显;3)新材料板块业务技术与应用持续突破,环保与高性能再生材料技术领先,有望提升公司未来成长空间;4)医疗健康板块国内外销售渠道持续拓宽。我们看好公司新产能放量及一体化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风险;海外投资风险;原料价格及供应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

余下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资讯内容和各类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关联的信息服务,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