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明海

民以食为天。食品饮料,是人们生活必需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食品饮料产业是我省第二个万亿产业——2021年,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30.2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四川全省食品饮料产业企业2939家,企业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8.8%。

在这个“万亿产业”的“大家庭”中,除大型龙头企业外,还有一些平日里不怎么“显山露水”的“隐形王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它们或许寂寂无名,但却身负一技之长,是四川食品饮料万亿级产业图景的重要支撑。”

这些“隐形王牌”是如何炼成的?近日,川观新闻记者兵分多路、深入一线探访,追寻“隐形王牌”做大做强的秘诀。

立足强链补链 专心做行业里的“单打冠军”

隆荣西部玻陶特色产业园区,一车车白酒陶坛发往全国各地。张明海摄

“川酒甲天下”。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酒业发展处获悉,目前,四川省酒类产业规模、企业数量、白酒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营业收入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同时,川酒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也已明确:从中国知名走向世界一流, 建设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瞄准这一目标,在川酒产业链上,有很多鲜为人知的“隐形王牌”默默地发挥着强链补链作用——位于内江隆昌市东南约7公里处的隆荣西部玻陶特色产业园区,就是其中之一。

好酒还得好瓶装。李兴仁做白酒陶坛已30多年,目前是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的一名陶坛打磨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流水线上,为200多公斤重的陶坛“化妆”。像李兴仁一样,在隆昌市,目前现有陶艺和玻璃工艺设计师300余人、技师2000余人。

隆昌市委副书记、内荣农高区内江党工委书记陈明毅告诉记者,正是在这些陶艺和玻璃工艺工匠们的努力下,在全国酒类包装市场中,隆昌玻瓶、土陶酒坛制品实现了“单打冠军”,占有率排名第一,成为川酒乃至全国白酒产业重要的上游产业链支撑。“其中,在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茅台、洋河等知名酒厂中,隆昌玻瓶占有率已达到45%,土陶酒坛占有率更是高达80%。”

立足强链补链,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瓶瓶罐罐”,承载起一坛坛、一瓶瓶川酒的远航之梦。

隆昌市已明确,将做强川酒产业链上端支撑,未来玻陶产业将成为隆昌突破200亿元产值的大产业,并将努力打造成为中国酒类包装生产配套基地。

链接:揭秘万亿产业“隐形王牌”②|承载川酒远航的“瓶瓶罐罐”,全国酒类包装市场占有率第一

抢抓风口效应 迅速发力和抢占新的产业赛道

抢抓风口效应,是“隐形王牌”迅速发展壮大的又一秘诀。

近年来,“新酒饮”一词迅速蹿红,它是指酒精度在15度以下,以水果元素、流行饮品及酒饮料为基础,兼备色香味和微醺状态综合体验感的创新式酒精饮料。随着酒饮饮料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果酒等“新酒饮”受到年轻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位于四川丹棱县的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就迅速抓住了这一机遇。

今年2月9日,数千件威兰特果酒安全抵达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正式入驻BWS 、 Liquorland 旗下便利店,成为首个登陆澳大利亚市场的中国果酒品牌——这让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伟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澳大利亚只是我们拓展市场的首站。接下来,我们还将瞄准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将中国果酒带向更广阔的世界。”

为什么能迅速占据产业发展顶端?倪伟表示,这得益于公司立足于优质特色水果原产地建厂,拥有从产到销完整产业供应链,200ml每瓶的品牌果酒售价仅有十几元,物美价廉,性价比高。

威兰特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背后,是四川果酒产业整体在发展壮大:目前,四川省果酒品类有近30种,生产企业近百家,2021年,全省果酒年产量近4.2万吨,年产值近20亿元,年销售额近11亿元。

链接:揭秘万亿产业“隐形王牌”① | 成立仅4年,这个四川果酒品牌登陆澳洲市场

在产业新赛道上,一些“老牌”企业也不甘落后,频频发力。

2022年,预制菜成为热词——对于这样一个“万亿级”大市场,四川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四川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美好食品打造出多个亿元单品预制菜。美好食品供图

在抢占新赛道中,美好食品打造出多款亿元大单品,美好小酥肉上市后,迅速创下13亿元单品销量。“我们随后推出肥肠系列产品,上市后也表现亮眼,已突破亿元销量,成为美好农家小酥肉之后又一迅速成长的单品系列。”新希望六和食品产业四川战区总经理兰敏说。

链接:揭秘万亿产业“隐形王牌”③|打造多款亿元大单品,这家川企走出预制菜新路

从“幕后”走向“台前” 原酒开启自有品牌培育壮大之路

四川白酒产业在全国领先,不仅在于“川酒甲天下”,还在于“川酒调天下”——能做到“川酒调天下”,这得益于四川拥有巨大的原酒产量和良好品质。

成都邛崃市,是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一直以来有着“中国原酒之乡”的美誉。资料显示,早在1995年,邛崃就拥有酒厂1000余家,年产原酒30万千升。

从“幕后”走向“台前”,邛崃一些原酒企业开启转型之路,开始培育壮大自有品牌。邛崃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邛崃不仅集聚了水井坊、文君、古川、金六福等白酒“老字号”,巴克斯、南门精酿等新酒饮也正在邛崃生根发芽,成为酒业“新势力”,源窝子、三十六坊等一批特色酒庄声名鹊起。

如何走向“台前”?以酒庄为例,三十六坊酒庄庄主袁舒波告诉记者,通过酿造区、藏酒区、展示区、销售区场景展示,以及精心打造的酒肆品酒、林间品酒等场景下的体验区,三十六坊酒庄正发展散发着酒庄体验味道、集旅游与销售与一体的新发展模式。

不仅如此,酒庄文化也在成为邛崃产区的一个发展新方向: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培育打造50家左右的酒庄,打造中国酒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酒庄产业集群引领者”。

地处川南滇北交界地带的宜宾市高县,同样也上演着这样的变化。这里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原酒企业——高洲酒业,其拥有白酒酿造基地近3000亩,是全球最大的原酒基地,其中单体百亩、产能万吨车间3座,窖龄20年以上老窖池达6000口以上。

记者了解到,去年底,高洲酒业正式发布“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优质产能为“体”,原酒和多品牌运作为“翼”。“目前,我们已有‘高洲’和‘金潭玉液’两大品牌全新亮相,自有品牌的发展,再配合传统原酒的输出,迈出高洲走向台前的步伐。”高洲酒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