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会客厅丨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韩松代表:金融业要从基建和服务两方面助力大湾区建设

2022年05月25日 11: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家俊辉,黄浩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家俊辉 黄浩博 广州报道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5年广东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要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完善科技信贷、多层次资源市场等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诸多“热词”获得省党代表们热议。作为广东地区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简称“工行广东分行”)是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广东金融创新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有何发展探索和实践成效?接下来又如何进一步加快重点领域创新,推动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对此,5月25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简称:南方财经)专访了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松。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松 摄影:卢如钢)

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好金融服务

南方财经: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这一目标,金融业应重点开展什么创新探索?

韩松:广东金融业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按照“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的整体安排统筹考虑。这次广东省党代会指出,要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坚持软硬联通并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这给了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业支持服务大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认为,要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首先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要以产业扶持为基础做好配套服务。作为广东地区资产规模最大并主要服务于工商企业的金融机构,工行广东分行为此搭建了包含表内表外、直接间接融资的整套服务体系。其次,广东要建设制造业强省,制造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金融业需要做的就是为科技创新做好全流程的金融支持。

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金融业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持续提升对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知道,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一个城市群的居民金融服务需求更具地域性和差异化。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满足这样的客户需求,是我们今后面临的新课题和新要求。

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作为金融机构,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金融服务工作做好,把粤港澳三方的资金和政策统一用好,为大湾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南方财经:近年来,广州非常重视金融创新发展,大力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甚至现在有观点提出应进一步构建国际金融走廊,你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中,广州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韩松:这次广东省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广州不仅仅有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雄厚的财力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创新改革的动力和活力。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应该起到基础性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另外,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广州应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和投资者的生产生活所需,更好在城市群建设中持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广州建设国际金融城,我们要明确,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不仅是金融机构聚集办公的场所,更要搭建一整套金融服务体系。我们也非常关注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建设,它可以起到资源聚集、人才集聚、信息集聚、技术集聚的作用。未来,我们非常愿意从资金、人才等方面为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建设提供支持,也非常期待广州国际金融城可以更好更快的建成,为广州金融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陪伴科创企业共同成长

南方财经:广东要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完善科技信贷、多层次资源市场等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如何让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

韩松:就工行而言,我们一直将科技金融作为重要的业务发展基础来投入并加强。我认为,金融支持科创,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陪伴科创企业成长,为他们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所以我们提出“与客户共同成长,靠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就是要陪伴包括科创企业在内的客户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帮助他们抵御经济风险和波动,熨平发展中遇到的波折。科创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一定要靠服务为他们创造价值,在共同获得价值提升后分享收益。我认为,这是当前金融转型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举例来说,一家科创企业在初创时期可能更多是需要股权投资。增长到一定规模后实际上需要的是银行的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时需要进行项目融资和固定资产融资。再往后,当它走向全国甚至全球,直接融资的需求比重就会变得更加迫切。这个过程中,银行应该伴随着科创企业共同成长,并且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持续不断的、符合他们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帮助他们规避或熨平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波折。

南方财经:目前,金融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数字金融发展势头强劲。对此,你怎么看?

韩松:数字化是当前各家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也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围绕“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以客户为中心对传统金融模式进行数字化重构。

我认为,数字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标准化数据的融合与连接。通过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把金融服务各领域全过程所创造的数据标准化后变成生产要素,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风险防控创造更多基础性条件,为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资产在个人消费金融服务领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前商业银行更多关注资金流向,对运营过程数据的分析相对不足。通过数字化转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运营过程数据分析,开展精准营销,为个人消费提供契合客户的“千人千面”的创新金融产品。

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传统金融的运行方式和风险特征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给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带来新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数字科技为风险防控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支撑,打造智能风控体系。这是我认为数字金融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和内容。

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南方财经: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绿色金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工行广东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有何探索?

韩松:绿色金融是助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就工行广东分行而言,我们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发挥绿色金融先锋队和主力军的作用,全面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延续上年度绿色信贷增量、增速同业第一的发展态势,我们今年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目前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30%,主要投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装备制造、绿色建筑等领域。

在绿色债券领域,我们去年为广州越秀集团、广州自来水、广州地铁、粤环保等企业合计承销绿色债券5笔,规模33.6亿元,并实现多个首笔,如承销全国首笔“绿色+革命老区建设+乡村振兴”债券,承销全国首单碳市场履约挂钩的债券。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我们一方面强化绿色顶层设计,确立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为信贷新三年规划战略目标,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另一方面注重强化绿色金融基层机构和职能设置,推进“绿色支行”“零碳网点”建设。比如,我们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市“绿色支行”,还打造了全国工行系统首个“零碳网点”。

南方财经:对银行业而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效能,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韩松:总体来说,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需要各方积极推动。不过,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绿色金融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对于银行业而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效能,我认为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坚持服务实体。立足我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前瞻调整投融资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积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用足用好碳减排贷款、专项再贷款等政策性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强绿色金融新模式、新业态研究,深化与碳交易所合作,积极推进碳中和债发行、承销及投资,探索推动碳租赁、碳基金、碳理财、碳指数等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完善碳金融产品体系,提供全方位、更具特色和针对性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

三是要坚持系统推进。统筹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与信用风险防控,系统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新增绿色贷款增速不低于去年同期,共同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新局面。

提升金融服务均等性和便利度

南方财经:今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强力推动银保机构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工行广东分行推出哪些具体举措?

韩松: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强化新市民金融服务非常符合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是工商银行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就工行广东分行而言,我们的新市民金融服务,可以从管钱、赚钱、借钱、花钱等四方面来概括。

管钱方面,面向建工行业新市民,我们整合相关政府部门数据,研发了农民工工资预警、监管系统,为农民工工资发放保驾护航。同时,创新农民工工资保函业务,为企业释放资金压力;面向个体工商户新市民,我们提供商户聚合支付收款二维码服务,0.3%的低手续费率可降低新市民创业负担,满足一定条件还可享免手续费政策;面向大湾区港澳新市民,我们打造了“湾区通”个人服务体系,推出一系列互联互通服务品牌,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赚钱方面,围绕新市民群体养老投资需求,我们在广州等地区推出专属养老理财产品,充分让利,惠及广大的新市民群体,同时设置定期分红条款,重疾提前赎回条款、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等机制充分保障投资流动性和稳健性。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研究推出新市民专属的活钱理财、特色存单等产品。

借钱方面,一是支持新市民自主创业,加大工银e抵快贷等信贷产品的投放规模,并提供利率优惠政策。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推动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创新;二是支持新市民置业安居,加大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金融支持力度,重点选择行业龙头,择优布局省内产业、人口聚集区域。

花钱方面,我们面向新市民客户提供了丰富的消费优惠权益,如借记卡及信用卡新客礼、三方支付绑卡礼、生活缴费礼、数字人民币钱包缴费优惠、爱购周末消费立减等,满足和带动新市民客户的消费需求。

南方财经:现阶段,金融机构在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你认为存在哪些难点和痛点?应该如何解决?

韩松:目前来看,银保金融机构在提供新市民金融服务时,主要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历史信息掌握不足,难以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新市民在常住地的历史数据缺失或流动性较强,这不利于银行开展客户调查和风险管理,在授信审批时难以授信高额度,例如在开立信用卡方面,银行对新市民包括收入等可信信息掌握不足,容易出现办卡通过率低、授信额度低的情况。

二是对新就业形态的研究不深,需进一步深化改进金融服务政策。随着城镇化加快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变化,不少新市民在城镇处于灵活就业状态,具有工作地点及收入形式灵活等特点,不少情况下难以提供规范的工作单位及收入证明,可能存在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实际执行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针对新市民在时空上的流动性特点和主要金融需求,银行金融机构要加强多层次的银政对接,加快新市民相关信息的共享整合,建立完善专门支持“新市民”政策体系,优化新市民信用评价体系,探索研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丰富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均等性和便利度。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