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股动态

每经网首页 > A股动态 > 正文

监管机构五招助投资者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打击“李鬼”正牌券商们责无旁贷!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5-15 08:04:20

◎事实上,“李鬼”们的种种不法行为,在使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给行业内的各大券商等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因为这可能涉及到券商的经营、合规、声誉等多个层面上的风险。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何剑岭    

____500643253_banner.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面对“李鬼”们层出不穷的各类骗术,广大中小投资者应该如何识别,以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呢?近年来,监管机构也曾多次为投资者支招。

事实上,“李鬼”们的种种不法行为,在使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给行业内的各大券商等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因为这可能涉及到券商的经营、合规、声誉等多个层面上的风险。

对于如何规避“李鬼”这一方面,券商们也不能因“李鬼”的屡禁不绝而听之任之,除了通过一些平台公开发布信息提醒广大投资者多长一些心眼外,是否还应该进一步采取其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名誉、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呢?各大券商在这方面是否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和制度呢?

监管支招投资者如何防范“李鬼”

针对“李鬼”们行骗的各类“花招”,今年3月,安徽证监局曾发布《五招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一文。

文章指出,目前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隐蔽性越来越强。投资者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看业务资质。证券期货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开展证券期货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查询行政许可信息栏目,可以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网站查询新股发行具体信息;可以登录中国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www.sac.net.cn)和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公司或人员是否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www.cfachina.org)。

2.看工商登记。企业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如果企业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涉嫌欺诈。投资者可查询涉嫌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网站、APP背后的运营机构,通过该机构所在地企业信用信息官方网站查询经营状态,或向该机构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若发现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注销状态,则应当提高警惕。

3.看收款账号。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投资者钱财,获取非法所得。为此,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各种推销手段,如打折、优惠、“中签”、频繁催款、制造紧迫感等方式,催促投资者尽快将资金打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不会用个人账户或非本机构账户进行收款。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投资者一定不要向其汇款。

4.看营销方式。开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需要遵守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有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而不法分子大多利用投资者“一夜暴富”或急于扭亏的心理,较多采用夸张、煽动或吸引眼球的宣传用语,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跟买即涨停”“推荐黑马”“提供内幕信息”“包赚不赔”“保证上市”“专家一对一贴身指导”“对接私募”等说法吸引诱导投资者。

5.看互联网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投资者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看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不要登陆非法证券期货网站,以免误入陷阱,蒙受损失。

此外,安徽证监局还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迷信所谓的股市“大神”、美女助理、直播间喊单“导师”、冒牌“财经评论员”,不要听信所谓“证券公司”或“私募机构”的荐股来电,不要加非法机构的股票交流群。同时,还不要相信所谓“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不要在来历不明的App上开立投资账户,不要向个人的银行账户、支付宝或微信账号汇款。

打击“李鬼” 各大券商在行动

虽然不法分子冒充券商开展非法证券咨询业务,主要伤害的是广大对各类骗术缺乏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但“李鬼”们的行为也会给券商带来经营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等潜在风险,被“李鬼”们冒充的券商其实也是潜在受害者。

那么,最近两年,在券商遭遇的“李鬼”中有哪些不法行为屡禁不绝,最让券商感到头痛呢?

冒充券商的各类“非法荐股”电话恐怕是首当其冲。例如今年4月,中信证券曾在网站发布《关于防范、识别假冒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中指出:“我公司发现多起伪造我司开户页面、二维码以及交易软件,诱导客户进行充值、交易,冒充中信证券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机构和个人,主动给客户打电话推荐股票或邀请客户加入聊天群、股票交流群,通过不明人士或渠道下载假冒我公司的开户软件、交易软件进行证券交易。该违法行为不但侵害了我公司的合法权利,同时也严重地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还在这份《风险提示》中一口气公示了多达上百个近期发现的疑似冒充公司“非法荐股”的电话号码。

兴业证券有关人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司也曾多次遇到类似情形,比如场外配资网站假冒我司合作伙伴名义开展场外配资活动、仿冒我司APP及我司主办的私募大赛开展诈骗活动、假冒我司分析师开展非法荐股或诈骗活动等。由于此类非法证券活动具备低成本及隐蔽性等特点,往往很难杜绝。”

记者注意到,最近几年,各券商时不时会通过微信、微博、公司网站等网络平台公开发布“李鬼”们出没的信息,以此来警示广大投资者。

然而,这样的警示除了能让投资者多长一些心眼外,对那些肆无忌惮的“李鬼”们的震慑效果却较为有限。

某大型券商内部相关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这些年公司只要发现类似的“李鬼”,都会在官网、官微进行辟谣,但还是防不胜防,“这些冒牌的(机构)好像都不怕法律风险”。

一些券商人士则坦言,鉴于现在这样的“李鬼”较多,公司应对起来时常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如果有的券商对“李鬼”们打着他们公司的旗号侵害投资者权益不管不顾、或者完全让受骗的投资者自担责任的做法,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是否存在相应的问题呢?

对此,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证券律师宋一欣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类案件最好由监管机关、司法机关打击。投资者若明知其中可能有问题,则应自己承担责任。”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上,业内的多家大型券商为了应对“李鬼”的屡禁不绝,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措施和制度。

例如,据上述兴业证券有关人士介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经营机构参与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指引》等制度,我司制定了专门的防非和打非工作实施细则。根据《细则》要求,我司一方面会通过公司官网和投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提示公告,并会将相关提示公告报送中国证券业协会,通过协会的官网进行转发,提高公告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会通过与网络平台方沟通、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以及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举报等方式,协调有关部门将不法网站(或APP)予以关停。此外,我司还会主动告知被骗的投资者正确的维权方式,必要时为其提供相应帮助,并及时将此类非法证券活动信息的发现和处理情况报送监管部门。”

华泰证券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我司发现多起冒用我司员工名义开展的非法证券活动,严重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我司声誉。对此,我司已第一时间采取法律措施并多次在公司官网、交易委托系统、涨乐财富通、客服等渠道提示投资者,并在客户开户短信中增加防范非法证券活动专项提醒,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系列宣传。”

他进一步指出:“针对假冒我司的非法证券活动及诈骗犯罪,我司已协助多名受害投资者向当地警方报案。如投资者认为存在被欺诈或财产面临损失的可能,请留存相关证据并致电95597,或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如确属非法证券行为,投资者可主动向公安部门报案,我司也将提供必要的协助,维护投资者利益。”

图片来源:证券业协会网站

值得广大投资者注意的是,一场由证券业协会组织的防范非法证券的大型活动即将在券商业内开展。5月10日,中国证券协会在官网发布《关于2021年证券经营机构参与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月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 》。《通知》表示,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工作要求,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中证协投资者之家”互联网投教基地将于2021年5月15至6月15日开展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月活动。今年活动主题为“警惕团伙作案,勿入非法证券投资圈套”。各证券经营机构应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实施好防非宣传月活动。

此外,《通知》还指出,证券经营机构应履行义务,建立常态化防非宣传机制,将防非宣传嵌入业务环节,结合本辖区、本领域非法证券活动类型和特征,充分利用经营场所、公司网站防非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做好日常防非宣传,持续打造公司防非宣传品牌,做出亮点和特色。

据了解,业内多家券商都将积极参加此次系列活动。例如,上述华泰证券有关人士表示:“我司将依托‘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等系列活动,充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宣传,进一步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共创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面对“李鬼”们层出不穷的各类骗术,广大中小投资者应该如何识别,以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呢?近年来,监管机构也曾多次为投资者支招。 事实上,“李鬼”们的种种不法行为,在使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给行业内的各大券商等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因为这可能涉及到券商的经营、合规、声誉等多个层面上的风险。 对于如何规避“李鬼”这一方面,券商们也不能因“李鬼”的屡禁不绝而听之任之,除了通过一些平台公开发布信息提醒广大投资者多长一些心眼外,是否还应该进一步采取其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名誉、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呢?各大券商在这方面是否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和制度呢? 监管支招投资者如何防范“李鬼” 针对“李鬼”们行骗的各类“花招”,今年3月,安徽证监局曾发布《五招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一文。 文章指出,目前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隐蔽性越来越强。投资者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看业务资质。证券期货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开展证券期货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查询行政许可信息栏目,可以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网站查询新股发行具体信息;可以登录中国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www.sac.net.cn)和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公司或人员是否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www.cfachina.org)。 2.看工商登记。企业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如果企业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涉嫌欺诈。投资者可查询涉嫌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网站、APP背后的运营机构,通过该机构所在地企业信用信息官方网站查询经营状态,或向该机构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若发现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注销状态,则应当提高警惕。 3.看收款账号。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投资者钱财,获取非法所得。为此,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各种推销手段,如打折、优惠、“中签”、频繁催款、制造紧迫感等方式,催促投资者尽快将资金打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不会用个人账户或非本机构账户进行收款。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投资者一定不要向其汇款。 4.看营销方式。开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需要遵守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有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而不法分子大多利用投资者“一夜暴富”或急于扭亏的心理,较多采用夸张、煽动或吸引眼球的宣传用语,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跟买即涨停”“推荐黑马”“提供内幕信息”“包赚不赔”“保证上市”“专家一对一贴身指导”“对接私募”等说法吸引诱导投资者。 5.看互联网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投资者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看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不要登陆非法证券期货网站,以免误入陷阱,蒙受损失。 此外,安徽证监局还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迷信所谓的股市“大神”、美女助理、直播间喊单“导师”、冒牌“财经评论员”,不要听信所谓“证券公司”或“私募机构”的荐股来电,不要加非法机构的股票交流群。同时,还不要相信所谓“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不要在来历不明的App上开立投资账户,不要向个人的银行账户、支付宝或微信账号汇款。 打击“李鬼”各大券商在行动 虽然不法分子冒充券商开展非法证券咨询业务,主要伤害的是广大对各类骗术缺乏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但“李鬼”们的行为也会给券商带来经营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等潜在风险,被“李鬼”们冒充的券商其实也是潜在受害者。 那么,最近两年,在券商遭遇的“李鬼”中有哪些不法行为屡禁不绝,最让券商感到头痛呢? 冒充券商的各类“非法荐股”电话恐怕是首当其冲。例如今年4月,中信证券曾在网站发布《关于防范、识别假冒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中指出:“我公司发现多起伪造我司开户页面、二维码以及交易软件,诱导客户进行充值、交易,冒充中信证券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机构和个人,主动给客户打电话推荐股票或邀请客户加入聊天群、股票交流群,通过不明人士或渠道下载假冒我公司的开户软件、交易软件进行证券交易。该违法行为不但侵害了我公司的合法权利,同时也严重地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还在这份《风险提示》中一口气公示了多达上百个近期发现的疑似冒充公司“非法荐股”的电话号码。 兴业证券有关人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司也曾多次遇到类似情形,比如场外配资网站假冒我司合作伙伴名义开展场外配资活动、仿冒我司APP及我司主办的私募大赛开展诈骗活动、假冒我司分析师开展非法荐股或诈骗活动等。由于此类非法证券活动具备低成本及隐蔽性等特点,往往很难杜绝。” 记者注意到,最近几年,各券商时不时会通过微信、微博、公司网站等网络平台公开发布“李鬼”们出没的信息,以此来警示广大投资者。 然而,这样的警示除了能让投资者多长一些心眼外,对那些肆无忌惮的“李鬼”们的震慑效果却较为有限。 某大型券商内部相关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这些年公司只要发现类似的“李鬼”,都会在官网、官微进行辟谣,但还是防不胜防,“这些冒牌的(机构)好像都不怕法律风险”。 一些券商人士则坦言,鉴于现在这样的“李鬼”较多,公司应对起来时常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如果有的券商对“李鬼”们打着他们公司的旗号侵害投资者权益不管不顾、或者完全让受骗的投资者自担责任的做法,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是否存在相应的问题呢? 对此,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证券律师宋一欣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类案件最好由监管机关、司法机关打击。投资者若明知其中可能有问题,则应自己承担责任。”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上,业内的多家大型券商为了应对“李鬼”的屡禁不绝,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措施和制度。 例如,据上述兴业证券有关人士介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经营机构参与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指引》等制度,我司制定了专门的防非和打非工作实施细则。根据《细则》要求,我司一方面会通过公司官网和投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提示公告,并会将相关提示公告报送中国证券业协会,通过协会的官网进行转发,提高公告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会通过与网络平台方沟通、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以及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举报等方式,协调有关部门将不法网站(或APP)予以关停。此外,我司还会主动告知被骗的投资者正确的维权方式,必要时为其提供相应帮助,并及时将此类非法证券活动信息的发现和处理情况报送监管部门。” 华泰证券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我司发现多起冒用我司员工名义开展的非法证券活动,严重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我司声誉。对此,我司已第一时间采取法律措施并多次在公司官网、交易委托系统、涨乐财富通、客服等渠道提示投资者,并在客户开户短信中增加防范非法证券活动专项提醒,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系列宣传。” 他进一步指出:“针对假冒我司的非法证券活动及诈骗犯罪,我司已协助多名受害投资者向当地警方报案。如投资者认为存在被欺诈或财产面临损失的可能,请留存相关证据并致电95597,或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如确属非法证券行为,投资者可主动向公安部门报案,我司也将提供必要的协助,维护投资者利益。” 图片来源:证券业协会网站 值得广大投资者注意的是,一场由证券业协会组织的防范非法证券的大型活动即将在券商业内开展。5月10日,中国证券协会在官网发布《关于2021年证券经营机构参与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月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表示,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工作要求,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中证协投资者之家”互联网投教基地将于2021年5月15至6月15日开展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月活动。今年活动主题为“警惕团伙作案,勿入非法证券投资圈套”。各证券经营机构应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实施好防非宣传月活动。 此外,《通知》还指出,证券经营机构应履行义务,建立常态化防非宣传机制,将防非宣传嵌入业务环节,结合本辖区、本领域非法证券活动类型和特征,充分利用经营场所、公司网站防非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做好日常防非宣传,持续打造公司防非宣传品牌,做出亮点和特色。 据了解,业内多家券商都将积极参加此次系列活动。例如,上述华泰证券有关人士表示:“我司将依托‘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等系列活动,充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宣传,进一步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共创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券商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