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沪市公司整体质量稳中向好 不宜简单泛化“白马股”爆雷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丹,实习生倪瑜遥 上海报道
2019-08-22 19:22

上市公司半年报仍在继续披露当中,8月22日,上交所就近段时间以来,市场和投资者比较关心上市公司运行情况进行了通报说明。

通报中称,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进行认真分析,得出结论:虽然沪市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有所放缓,但运行质量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整体质量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且绝大多数企业专注主业、规范经营,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压舱石。

针对一些风险问题,上交所表示,主要集中两个方面:

一是质押、债券和商誉风险,目前仍需密切关注,但已有所缓解。

据统计,目前,沪市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达到80%以上的有178家,质押市场余额约1.62万亿元,距峰值时已有所降低。今年到期偿还债券尚有78只、回售债券尚有50只,合计余额约1978.6亿元,绝大多数预计能按期兑付,个别存在一定兑付风险。2018年年末商誉金额约5143亿元,合计减值计提约383亿元,大额减值计提主要集中在20余家小市值公司,整体基本可控。

二是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恶性违规案件,有所增加,但属局部偶发。

上交所介绍,今年以来,有些公司财务造假、内部公司失控、重组业绩不达标,挫伤了市场信心,但总的来看,这些案件还属局部偶发,要从严从快惩处。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上市公司绝大多数还是专注经营、讲究规范的优质企业。

上交所称,对于这些风险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理性分析、辨证看待。

第一,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有些上市公司业绩波动,甚至出现经营困难,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宜简单泛化为“白马股”爆雷。对于这些企业还需给予一定的理解,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这些企业转型升级、解决困难。第二,确有一些公司丧失诚信、严重失控,在外部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前期隐藏的问题难以掩盖。尤其是部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突破底线,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部分中介机构怠于履职,甚至与上市公司串通违规。对于这一类情况,必须紧盯快查、严肃追责。

对于风险公司的监管,上交所在通报中进一步表示,这始终是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梳理分析这两年来媒体比较关注的沪市重大风险个案,绝大多数前期已受到交易所关注、问询,甚至纪律处分。实际上,市场关心的不少风险公司和风险事项,是通过交易所公司监管部门问询和督促得以揭示的。通过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及二级市场交易,这些风险也得到了逐步释放。在具体监管实践中,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目前已形成了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包括动态排查风险,突出事中监管,严肃惩处违规行为等。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上交所共作出公开谴责11单、通报批评32单、监管关注46单,并对2名责任人公开认定,另有不少纪律处分正在流程中,处罚类型涵盖了当前市场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重大违规风险公司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上市公司不守诚信、急功近利、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从源头上讲,减少乃至避免风险公司出现,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努力,既要继续强化监管约束,提高监管效能,也要不断完善市场约束机制,督促各方市场参与主体尤其是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共同培育良好健康的市场生态。”上交所表示。

(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