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关键产业链

版次:A02来源:深圳商报    2021年03月09日

深圳商报记者 彭琰 陈小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工作中,包括“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下,我国如何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就加强产业链安全评估风险预警、跨区域产业链发展行政协调机制等主题建言献策,也有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带着相关建议参会。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加强我国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审计署副审计长秦博勇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建议,建立国家产业链安全评估体系,定期对关键产业链进行风险监测和安全性评估,形成产业链安全性预警系统,为攻坚产业链短板提供信息支持,推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

秦博勇表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各地政策的角度、思路、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规划上均较为分散,缺乏国家层面整体规划,产业政策协同性也不足,易导致重复建设。

对此,秦博勇建议,从国家层面梳理我国重要产业链中存在的关键短板清单,集中优势资源,聚焦扶持政策,突出重大项目,实现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区根据统一规划,强化区域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域分工和协调机制,促进产业链在全国的合理布局。

秦博勇还指出,部分地方存在着产业链安全就是产业链本土化甚至本地化的错误导向,过于强调在本地实现稳链、强链、延链、控链和补链,发展“小而全”“弱而全”的地方产业体系,搞内部小循环。

秦博勇建议,推动形成跨区域产业链发展的行政协调机制,研究促进产业链跨地区分布的税收和统计体系。以城市群为核心,推动区域之间要素资源一体化流动和配置,在重点城市群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和关键产业链。落实好外商投资政策,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制度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引导境外优质企业加大对我国产业链短板领域和关键环节投资力度,推进供给来源多元化,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形态,提高产业链开放性、安全性和可控性。

“大国竞争是以产业尤其是主导核心产业、未来战略产业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在全国人大代表、深圳高新投集团副总裁樊庆峰看来,目前中国产业链的优势不在于高、精、尖,而在于大、长、全。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竞争力,一方面要着力弥补高精尖短板,另一方面要“打通堵点、联结断点”,激活产业链、供应链内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协同能力。

“应自上而下,打通产业链‘堵点’。”樊庆峰建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我国需重点继续支持和培养的重点行业产业名录,由人民银行牵头各政策性银行,形成产业链金融的中长期支持方案,各地方金融监管局协调地方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落实,确保产业链“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支持,上有金融活水源头,下有精准灌溉管道,为产业链供应链注入金融“活水”,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三链”融合。

作者:彭琰 陈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