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

北斗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期

2020-08-04 09:45:51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3,665 分享

编者按

北斗下游产业链在应用和市场化发展方面已初具规模。目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北斗系统应用拥有无限可能。正如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曾说的那样,“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

8月3日,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

据了解,从2000年至今,我国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组网,为世界贡献了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开免费服务的航天信息系统,标志着我国自主卫星导航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北斗产业链,特别是下游运营服务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1.png

全产业链高速发展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该系统全面建成后,将极大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新一轮发展。

“北斗系统已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冉承其说道。

据了解,北斗系统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用户段,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链条。其中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基础部件,包括芯片、天线、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以产品组装、电路集成、系统集成为主,即北斗系统应用的开发、产品生产及落地使用;产业链下游为运营服务,即各种实际应用,比如农林牧渔、军工航天、交通定位等。

近年来,北斗芯片的研发生产技术在逐步成熟。支持“北斗三号”系统信号的28纳米芯片已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2纳米双频定位芯片已具备市场化应用条件,全频一体化高精度芯片已投产,北斗芯片性能再上新台阶。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出货量已超1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高精度板卡和天线已输出到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行业应用方面,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4万辆邮政与快递车辆、36个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以及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应用了北斗系统,国内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部署超过2万台/套,全国7万余艘渔船和执法船安装北斗终端。

在消费产品方面,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儿童手表、手环、对讲机等设备中。2019年,我国支持北斗的智能手机总体出货量达到3.89亿部。

下游产业占比攀升

《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9年,北斗导航产业链中游环节产值占比最高,达45.85%;下游环节产业占比不断攀升,从2015年的25%升至2019年的44.23%,略低于中游环节;上游环节产值占比则不断萎缩,2019年占比仅为9.92%。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产值占比最大的中游环节附加值较低,未来随着上游中游产品芯片、板卡、核心器件、终端设备等规模化的应用推动价格不断下降,产值增速将放缓。而随着组网全面完成,北斗系统将与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碰撞融合,构建新兴产业生态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用市场中新零售、穿戴式设备、特殊人群关护、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城市的应用规模占比未来可期。下游运营服务产值比例将逐步提升,预计2023年占比将达61.51%。

目前,在北斗系统下游应用的各分类应用业务中,车辆监控、信息服务、车辆导航、个人跟踪占据了85%的份额。而作为专业行业应用的授时、海用、测绘、军用类业务占据份额较少,只有8%,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链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引来大量的资金流入行业。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卫星导航相关企业超过7500家,近十年来行业发展迅猛。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今年我国共新注册卫星导航相关企业1600余家,同比上涨164%,其中7月新注册量最高,达350家。

不过,尽管北斗系统商业化应用获得快速发展,但目前国内相关专业厂商规模都比较小,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大多不超100亿元,这种局面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产业应用的发展。

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从为亚太区域提供服务到为全球提供服务,北斗实现全球组网,不仅意味着北斗服务范围覆盖面更广,还会使全产业链受益。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预计2020年产业总体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的贡献率将达到60%,对应市场产值约为24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未来会在军工领域进一步推动国产化替代浪潮,北斗产业链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于民用领域,尤其是在5G通信技术加持下,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地理测绘、灾害预警、智慧城市、航天海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而这些产业的市场开拓,也会带来北斗产业链相关公司的确定性业绩增长。

国海证券预计,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牧渔、水文监测、通信授时、公共安全等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广泛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随着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结合5G商用的大范围推广等,有望推动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

华泰证券认为,随着北斗三号开通运行、5G网络逐步普及,以及运营商正加快CORS网建设,“北斗+5G”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成熟,有望开辟数百亿新应用场景市场。“北斗+5G”的技术融合有望加速北斗高精度导航在车联网、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推广。

“政府要营造一个好环境,提供政策支持,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优惠政策、税收政策、资金贷款方面,鼓励企业在芯片、北斗产业链继续加大支持、加大投入,把北斗产业链做得更完善。”冉承其说道。

“北斗永远在路上,建设在路上、应用在路上。”冉承其表示,要在2035年前建设一个更智能、更泛在、更融合的系统。简单来讲,即从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的立体服务覆盖得更强、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统。

链接 〉〉〉

北斗系统应用拥有无限可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调度监控等领域。智能化港口建设被视为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武汉花山港,利用北斗定位的5G智能无人集装箱转运卡车可以实现自主行驶、停车、装箱等一系列操作。这是因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的时空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数据,使车能够感知200米以内的各类物体,停车定位精度控制在5厘米内。在航空领域,北斗产品已用于航空器位置追踪,未来还将用于主导航,将提高航班运行效率,降低延误概率,大幅提升航班安全性。

在农牧业领域,北斗系统的应用将使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的农田里,基于北斗定位功能,无人驾驶播种机沿预设路线自行作业。有了这种精准科学的方法,每千米播种偏差不超过2厘米,每亩地出苗率能提高10%。

北京顺鑫控股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的正蓝旗育有1万多头肉牛,每头肉牛都被打上了一个耳标,牧民利用耳标内置的北斗导航芯片,可以实时获得牛的活动位置,再也不用在万亩草场上追着牛跑了。此外,每一辆运送牛肉的货车都安装了北斗导航接收机,后台可实时追踪车辆位置,高效调度货车将最新鲜的肉品送达各大超市、菜市场。

在全国各地的防汛减灾工作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不久,在湖南省石门县雷家山,多亏了“北斗卫星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出预警,位于滑坡危险区的村民及时转移,无一伤亡。

在特殊战场上,北斗同样快速响应。今年年初,抗击疫情阻击战打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平地而起,为复杂地形地貌实现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的,正是北斗;面向全国的“千寻位置”网上无人机平台,可以实现无人机精准喷洒等防疫作业,为其提供高精度数据的,也是北斗;物资运输车辆实时监管调控,智能机器人将各地送达的医疗物资快速送往医院隔离区,背后的支持系统,还是北斗……

疫情期间,北京顺义花梨坎地区通过使用北斗导航的几辆小黄车实现了无人配送。据介绍,安装在车身的摄像头和车顶的激光雷达是小黄车的综合感知系统,车辆能接收北斗卫星的信号,依靠北斗系统随时纠正自己的位置和路线,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北斗系统在中欧班列运输、京张高铁建设运营、民用航空等方面得到应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南方水灾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将不断涌现。

未来,北斗系统应用拥有无限可能。正如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曾说的那样,“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陈辰)

责任编辑:王蕾瑛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