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 / 详情

一度暴涨180%!港股新股最近有点猛,这一点是关键!

余胜良 · 2019-10-24 08:16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23日IPO的快餐帝国(01843)一度复制此前港交所新股的大涨局面,只是盘中落了下来。最近一段时间港新股屡屡出现暴涨,赚钱效应让内地投资者眼馋,几乎已经忘记近年来港新股多数破发的事实。

客观因素并没有特别变化,既不是市场回暖,也不是新股有多优秀,只不过是受机构冷落的新股,获得了炒作资金的青睐而已。在机构重度覆盖的领域,很少有新股能获得大规模上涨。机构重度覆盖,就是香港新股涨幅的阻断器。

暴涨股有这些特点

这些高涨个股有共同特征,以快餐帝国为例,股价高开83.08%,一度涨近190%,随后快速下跌并破发,最终收跌6.15%,报0.61港元。上市前,快餐帝国获得的申购并不算踊跃,公开发售合共接获7226份有效申请,相当于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的2000万股超额约12.68倍。但是上市后,这个公司还是获得追捧,如果暗盘卖出每手可以赚2200港元,如果首日高点卖出,收益更高。

A股的投资者很少接触市值低于20亿元以下的新股,而快餐帝国名字霸气,总股本只有8亿股,市值4.88亿港元而已。近期被热炒的港新股,大多具有这个特点,那就是低市值,10月18日挂牌的信恳智能(01967)开盘仅半小时股价大涨100%,报收3.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70%,10月23日上涨超过40%,市值也只有10亿港元。其他比如鲁大师(03601)上市首日股价涨幅高达218%,位居今年以来港股新股首日涨幅榜榜首,目前总市值不到15亿港元,傲迪玛汽车(08418)上市首日涨幅高达93.75%。目前总市值也只有14.5亿港元。

鲁大师在机构认购环节被冷遇,没有一家国际资金进入,没有专业投资者,只是内地的几个老板以个人投资者身份捧了一下场,但是在公众认购环节被追捧。所以公众是否追捧不是暴涨股的共性,暴涨股的共性是机构认购环节造冷遇。

可以说,这些公司很多在机构认筹阶段获得冷遇,估值不高,或者公司本身较小很难获得机构注意,但是本身具有一定特色,能够吸引炒作资金。

今年真正引起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新股是中烟香港(06055),6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烟草第一股”,在此之前就被广泛报道,但是从发行来看,并没有受到热捧,发行市值二十多亿港元,PE还不到10倍,留下炒作空间,后来一口气上涨三倍还多,参与空间大。

可以想象,中烟香港这个名声响亮的个股,在路演环节没有让多少机构心动,很容易分析出,这个公司只能收取一个固定比例的服务费,相当于一个贸易商,利润空间已被锁死。正是机构投资者的严谨,逼出了二级市场的上涨空间。

明星公司赴港上市竟大面积破发

机构当然会盯着热门公司,百威亚太(01876)发行价27港元,开盘上涨1.5%,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可见机构预测公司价值之精准,目前百威亚太股价在31港元,是IPO认购价的上限。以后这家公司股价波动主要跟业绩和市场情绪有关。百威亚太7月份曾经进行过一次招股,但是因为定价太高,没有办法获得足额认购,没有成功IPO,幸亏当时没成功,投资者减少了损失。

百威亚太

去年小米集团(01810)IPO前,雷军奔赴香港和华尔街路演,最终机构给出的价格并没有达到的预期,根据当时报道,远逊于他的预期,后来二级市场走势表明,机构们当时还是太乐观了。当然也可能是当时就值这么多钱,后来市场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智能机竞争更激烈了。

港股就是机构自由定价,定的市场价,留下来的上涨空间本来并不大,单纯看上市首日的上涨的话,还依然会有不错盈利,去年港股共有205只港股IPO,上市首日有65只下跌。单纯看第一天上涨没有多大意义,比如宾仕国际(01705)、毛记葵涌(01716)、希玛眼科(03309)上市前几天涨幅很大,但此后就是漫漫下跌路,投资者参与的机会并不多。

单纯看新股认购倍数也没多少意义,很多认购倍数冻结数百亿元的公司,最后也跌得一塌糊涂。

大多数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印象停留在大面积破发上,主要是内地很知名的赴港上市公司,或者当时被认为是独角兽的公司,获得很多名人认购,去年港新股八成出现破发。这个名单中包括美团点评(03690)、小米、平安好医生(01833)、百济神州(06160)、雷蛇(01337)、易鑫集团(02858)、阅文集团(00772)等。

这些公司是市场的明星,机构投资者重视,获得基石投资者重仓,但是除美团之外,多数表现不佳。这不是说机构研究投资能力不佳,只是说明热点公司可能会有高估可能,泡沫破灭的任何过程介入都可能是错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