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3月22日

查看其他日期

券商资管的新战略布局从何着手

2019-03-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 赟

□刘

伴随“资管新规”和系列配套资管政策细则的落地及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重塑正呈加速态势。受到了极大冲击的券商资管,必须寻求新的战略布局与转型之路。

笔者认为,一方面,券商资管可根据自身禀赋,最大化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形成各自的产品优势,做到投资研究能纵向覆盖一、二级市场,横向覆盖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兼具一级市场产品提供商和二级市场交易经纪商双重角色,具有丰富的资产资源。另一方面,券商资管也应基于先前已奠定的良好银证通道业务合作的基础,强化销售队伍建设,努力耕耘资管产品销售渠道,逐步建立良好的产品代销合作关系,向零售财富管理及机构服务转型。

资管新规及政策实施细则虽大幅降低了券商资管产品的投资者门槛,但与2018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及近日发布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公募信托产品1万元起的投资门槛相比,仍不具优势。因此,在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道路上,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申请与获批是券商资管的重要布局。券商资管发展公募业务不仅是承接原有大集合资管计划,也是在大资管业务牌照布局的重要补充。相较券商资管产品,公募基金不仅投资门槛低、可公开推广,而且税收优惠、可灵活交易。因此,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获批也将成为券商资管产品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目前已有13家券商或券商资管获得了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并开展公募基金业务,但受限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的“一参一控”原则,部分券商资管被挡在了门外。而另一方面,自2016年首家“私转公”的鹏扬基金成立后,业内已有不少私募机构纷纷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随着行业准入门槛的逐渐放开,金融牌照在慢慢贬值。由此,笔者认为,受限于上述法规障碍的券商资管能否有所舍弃,参照行业内已有的案例和做法,调整已有控股基金管理公司股权比例,以此让自身获批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弥补现有业务形态短板。根据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可发行公募和私募两种产品,与“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的产品体系一致,即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同于拥有公募和基金子公司两块业务牌照。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运营,将对券商资管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券商资管须设法建立公私募资管产品线,积极创设ETF等被动管理型产品,丰富和完善资管产品体系,逐步培育和形成涵盖权益类投资、固收类投资、量化投资、跨境投资及其他另类投资等多类公、私募资管产品,全方位满足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资产管理竞争激烈且高度市场化,是个典型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高度依赖具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力资本,依赖人力资本的专业胜任能力及敬业精神。当下,公募基金行业在股权激励方面已有所突破,但券商资管存在证券公司一级部门、分公司以及子公司三种主要组织架构,能实行股权激励的只有资管子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进展十分缓慢。为规避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股权激励可否遵循“统核额度、分期实施、虚拟份额、利益绑定”的原则逐步推行?

牌照价值慢慢贬值、人才价值慢慢升值是资管行业大趋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系海通证券资管产品与业务创新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