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 标本兼治

2018-11-14 10:43:02
来源: 时代周报
多地存在产业升级缓慢,污染治理问题一拖再拖的情况。为何所谓“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屡查不止?

时代周报记者 姚佳莹 发自北京

今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多省份,频频“回头看”。而今,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入了反馈时段,10月16日开始,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向各省市反馈督察整改“成绩单”。

如果说强化督察是为严查突出污染问题,那么“回头看”则是为确保污染治理到位。原环保部环保督察办公室主任刘长根曾指出“回头看”的主要任务,即紧盯问题,压实责任。

“2017年创新了督察机制,形成强化督查、巡查、专项督察、量化问责规定、信息公开、宣传等六个配套方案,促进压力传导到位。采取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强化督查,严查突出污染问题,将问题移交地方政府限期解决并向社会公开。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地方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研究室主任黄浩云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一方面,反馈情况陆续发布;另一方面,“回头看”亦持续进行,第二批“回头看”将适时启动。在这场意在助力污染防治攻坚,边督察、边整改、边公开的行动中,反映出哪些问题?

减少治污社会成本  严禁“一刀切”

第一批“回头看”督察自今年5月30日持续至7月7日,6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先后进驻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10个省(区)。

根据目前公布的反馈报告,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主要检查当地突出的环保问题,且形成的意见指向明确。以河南省为例,督察组给出的部分评价是:水污染治理拖拉滞后,列入方案的72个重点工程未能如期建成;此外,对相关责任部门的问责亦显严厉,“省国资委履职不力,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长期不重视、不解决,问题‘一犯再犯’”。

“地方政府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局面,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要扭转这种严重的不利局面,必须从组织人事问责上、体制机制考核上、问题解决导向上综合发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释放的就是不解决问题、决不收兵的强势信息。”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而在今年环保治理严禁“一刀切”的治理基调下,督察整改亦延续这一思路。在《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中,明确禁止在督察进驻期间,地方政府采取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手段,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此外,要求被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对“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

“今年国家的治理目标较为务实,出台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一刀切’模式,尽可能地减少治污的社会成本,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环境领域‘放管服’主轴政策的体现,在接下来各省份的整改方案和处理要求中,肯定会延续这个原则和基调。”彭应登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VCG21400046125.jpg

杜绝虚假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的反馈中出现“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站位不高”的评价,而所谓“站位不高”,除了有些地方以“一阵风”的心理看待环保督察,更多其实是关乎发展和环保之争。

此前,中央环保督察和宁夏经信委就曾出现观点分歧。2017年9月以来,宁夏经信委多次向自治区政府汇报称,环保督察、重污染天气应对、错峰生产等工作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意指环保督察对工业经济发展造成负担。

对此,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曾回应道,宁夏自治区经信委将环保整治视作全区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严重,试图推脱自身责任、干扰政府决策,影响十分恶劣。

然而,与宁夏类似的情况在环保督察“回头看”中并不少见。根据各省份“回头看”反馈,多地存在产业升级缓慢,污染治理问题一拖再拖的情况。为何所谓“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屡查不止?

“有些地方政府,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中央政府治污染,地方经济求发展的矛盾。有些县域经济高度依赖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而今环保力度加大,这些‘两高’企业面临关停或转型,但转型升级并非朝夕,关停则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上显得力不从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张智新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另外,应考虑如何帮助地方在污染治理的阵痛期更平缓地度过。“中央宏观决策部门应加强调研,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维持运转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财政缺口多大?给予地方一定扶持,例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在税收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否则,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但支出责任仍在,那么地方在污染治理上阳奉阴违,表面整改的动力会一直存在。”张智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