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半年中国经济杠杆率上升0.6个百分点 民企被误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半年中国经济杠杆率上升0.6个百分点 民企被误伤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指出,国企杠杆率下降、民企杠杆率上升,这种杠杆转移不具有良性特征,是在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滋生的新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报告称,2018年二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上升了0.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因为资产缩水严重,资产负债率上升更为明显。

报告指出,尽管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持续五个季度下降,但国企和民企的杠杆率出现了“分化”。民企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的55.5%升至56.6%,同一时期,国企负债率从65.7%回落至65%。

报告表示,这一分化主要是因为民企资产严重缩水,总资产相对于负债以更快速度下降,导致了民企资产负债率的被动上升。报告数据显示,私营工业企业负债较上年末下降了0.3%,但资产方降幅更大,私营工业企业总资产下降了7.8%。

“这一波私营企业的加杠杆并不是伴随经济复苏的主动加杠杆行为,而更多是在融资环境恶化和国有企业挤出效应共同作用下的被动加杠杆行为。”NIFD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说。

他表示,一方面,信用收缩期融资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息支出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上游行业对中下游行业利润的侵蚀,资金链紧张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和利润留存比例,使得权益资本占比下降。

与此同时,虽然国企负债也在减少,但资产的升幅更大。今年上半年,国有工业企业负债仅下降了0.5%,资产却上升了0.9%。

张晓晶认为,这种杠杆转移不具有良性特征,是在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滋生的新问题。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去杠杆的根基并不扎实,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被误伤后形成去杠杆主体错位。

报告指出,仅从偿付能力来看,国企的债务风险依然较重。报告比较了国企和工业企业总负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指出,国企状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这一比值从上年末的191%上升至200.6%,升幅达9.6个百分点。

“国企创造收入的能力低于私企。”NIFD研究员刘磊指出,“国企的债务收入比达到了200%,高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156%)。这意味着,降低国有资产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

从部门来看,造成实体杠杆率上升的主要是居民部门。报告显示,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7年末的49%上升到2018年二季度末的51%,非金融企业由157%下降到156.4%,政府部门由36.2%下降到35.3%。

不过,报告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增速有所趋缓,上年同期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2.8个百分点。截至二季度末,居民债务余额上升到44.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8.8%,居民债务增速虽然仍较高,但相比上年初的25%的高位有所下降。

张晓晶指出,短期消费贷款依然是拉动贷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动力,而住房贷款高位趋缓,增速已回落至18.6%,回到了2015年房市启动前的水平。他认为,未来居民杠杆率取决于房价预期与购房相关政策。

报告指出,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下降,从2017年到现在更为显著的变化是,以融资平台和PPP为代表的政府隐性债务余额增速出现了显著下滑。

此外,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下降,目前已经回落到2014年的水平。报告指出,资产方衡量的金融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69.7%下降为64.3%,负债方则从62.9%下降为61.6%。金融监管加强促进金融部门仍在加速降杠杆。报告认为,只要还存在由于监管套利形成的资金空转,金融去杠杆仍需继续。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半年中国经济杠杆率上升0.6个百分点 民企被误伤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指出,国企杠杆率下降、民企杠杆率上升,这种杠杆转移不具有良性特征,是在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滋生的新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报告称,2018年二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上升了0.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因为资产缩水严重,资产负债率上升更为明显。

报告指出,尽管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持续五个季度下降,但国企和民企的杠杆率出现了“分化”。民企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的55.5%升至56.6%,同一时期,国企负债率从65.7%回落至65%。

报告表示,这一分化主要是因为民企资产严重缩水,总资产相对于负债以更快速度下降,导致了民企资产负债率的被动上升。报告数据显示,私营工业企业负债较上年末下降了0.3%,但资产方降幅更大,私营工业企业总资产下降了7.8%。

“这一波私营企业的加杠杆并不是伴随经济复苏的主动加杠杆行为,而更多是在融资环境恶化和国有企业挤出效应共同作用下的被动加杠杆行为。”NIFD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说。

他表示,一方面,信用收缩期融资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息支出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上游行业对中下游行业利润的侵蚀,资金链紧张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和利润留存比例,使得权益资本占比下降。

与此同时,虽然国企负债也在减少,但资产的升幅更大。今年上半年,国有工业企业负债仅下降了0.5%,资产却上升了0.9%。

张晓晶认为,这种杠杆转移不具有良性特征,是在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滋生的新问题。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去杠杆的根基并不扎实,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被误伤后形成去杠杆主体错位。

报告指出,仅从偿付能力来看,国企的债务风险依然较重。报告比较了国企和工业企业总负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指出,国企状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这一比值从上年末的191%上升至200.6%,升幅达9.6个百分点。

“国企创造收入的能力低于私企。”NIFD研究员刘磊指出,“国企的债务收入比达到了200%,高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156%)。这意味着,降低国有资产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

从部门来看,造成实体杠杆率上升的主要是居民部门。报告显示,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7年末的49%上升到2018年二季度末的51%,非金融企业由157%下降到156.4%,政府部门由36.2%下降到35.3%。

不过,报告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增速有所趋缓,上年同期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2.8个百分点。截至二季度末,居民债务余额上升到44.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8.8%,居民债务增速虽然仍较高,但相比上年初的25%的高位有所下降。

张晓晶指出,短期消费贷款依然是拉动贷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动力,而住房贷款高位趋缓,增速已回落至18.6%,回到了2015年房市启动前的水平。他认为,未来居民杠杆率取决于房价预期与购房相关政策。

报告指出,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下降,从2017年到现在更为显著的变化是,以融资平台和PPP为代表的政府隐性债务余额增速出现了显著下滑。

此外,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下降,目前已经回落到2014年的水平。报告指出,资产方衡量的金融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69.7%下降为64.3%,负债方则从62.9%下降为61.6%。金融监管加强促进金融部门仍在加速降杠杆。报告认为,只要还存在由于监管套利形成的资金空转,金融去杠杆仍需继续。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