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底层的决定性因素去应对不确定性——访长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叶松

2018-07-23 07:5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晓婧 实习生 陆海晴

  在A股市场国际化提速以及国内流动性偏紧的双重影响下,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重构随之展开。

  长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叶松认为,基于风险收益比的原则进行投资布局,需要在不同行业、不同个股之间进行风险收益比的比较,而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估值体系要大致可靠。

  在叶松看来,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正在逐步向海外成熟市场靠拢,需要以DCF的视角、全球化的视野去发掘A股市场上的优质主流资产。面对目前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寻找更为底层的决定因素去应对。

  对于后市,叶松认为,市场处于磨底的过程中,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都是耐心布局优质个股的阶段。短期看好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蓝筹股估值修复机会;长期而言,则会聚焦消费与科技创新。

  以DCF的视角看待A股市场的

  结构性变化

  在进行投资布局时,叶松坦言,公司的质地是基石,需要依靠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去解决,而优质公司的取舍需要遵循风险收益比的原则。其中最关键的,决定投资成败的一点就是估值体系的可靠性。好的公司长期大概率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如果以一个错误的估值进入则往往需要等待漫长的过程。

  在叶松看来,DCF是所有估值方法的基石,是资产定价的理论基础。虽然在DCF方法中,决定结果的变量很多,微小的变动都会造成巨大的偏差,但投资者仍需要运用DCF的思想,去深入理解估值的本质。因为行业与公司的特征、商业模式往往都能在DCF中得到体现。

  叶松举了个例子,同样是消费品行业,同样的增速,为什么调味品的PE估值高于白酒,而白酒高于纺织服装?从DCF模型的角度来看,成长期越长、永续成长率越高的行业估值必然越高。而这反映到行业中,就体现了行业的发展空间、需求的稳定性和行业的竞争格局等主要因素。调味品在需求端的稳定性明显高于白酒,而纺织服装行业的潮流变化比白酒更难预测,因此决定了三个行业的估值对比。叶松表示,他不需要精确的数字,只需要行业之间准确的定位和波动的大致区间。

  在行业内部,估值的分化也可能较大。在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背景下,龙头企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们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效率越来越高,防控风险的能力也是小企业不能比的。这反映到经营结果上就是龙头企业的经营越来越稳定,与小企业的差距越拉越大,体现在估值上也会有明显溢价。

  叶松表示,目前在公司研究员的研究过程中增加了对于风险收益比的估计这一项,要求从DCF的视角出发,去深入思考行业或者公司的特征,从而得到大致的估值区间,给出风险收益比的估计,而不是简单地根据短期业绩增速来评价估值区间。

  长期看好消费和科技创新

  短期来看,叶松认为很多负面因素已经在市场上得到较为充分的反映。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具备估值修复的机会,一旦信用环境有所改善,则有望出现反弹机会。长期而言,叶松更看好消费与科技创新领域。叶松认为,上述领域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弹性,需要长期重点关注。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9.2%,与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四个行业成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

  叶松观察到,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信息技术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显示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他认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战略性布局的时点,未来市场的机会主要存在于内需消费、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5G等板块的成长股。

  叶松认为,还有很多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度会逐渐加快,下一轮牛市的主流资产还在陆续登场中。在他看来,不少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已经体现出其竞争力,未来就是要逐步挖掘出这些龙头公司,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