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巴曙松:建设跨国际的交易所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实习记者 陈一良)5月24日,由香港交易所、浙江财经大学主办,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铜板街承办的“2018国际资本市场前沿动态”精品证书课程在杭州开课。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进程,一定会出现几家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交易的跨国交易所,建设跨国际的交易所是未来全球主流交易所的发展趋势,沪深港交易所都有机会成为这样的领先的交易所。

  巴曙松指出,三大因素驱动交易所行业掀起并购浪潮:一是争夺市场资源、追求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的商业因素;二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化交易手段的发展等科技因素使得交易所面临与其他交易所以及数据服务商的激烈竞争;三是跨国交易所并购可以聚集国际资本、加强本国金融中心地位、是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等政治因素。

  巴曙松在授课中强调,目前我国制造业已逐步赶超美国,GDP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位,但在金融领域我们还相对落后,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因此,我国金融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国际上将有大量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出现,我们必须大量掌握交易所这样的金融基础设施,为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崛起做准备。

  香港交易所是全球最具竞争力之一、连系中国与世界的全方位交易所,也是香港上市公司的前线监管机构。据了解,2016年起,香港交易所定期与多所内地知名高校合作开设“国际资本市场前沿动态”精品证书课程,派出实战经验丰富、专业背景强的业务骨干,为内地高校师生、证券金融领域从业人员、企业高管讲授海外资本市场的前沿操作与多资产类别专业知识。2018年精品课程于今年4月中旬起陆续推出,合作的高等院校还包括北京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以及中央财经大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