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调查:预计2018年全年经济增速为6.7%

田进2018-03-23 11:1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田进 1978年改革开放后,得益于丰富的资源、制度红利、人口红利等因素,中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2003年至2007年年均超11%的增长速度更是被称为“中国奇迹”。而2010年至2016年,由10.6%到6.7%,中国总体经济增速六连降,政府工作报告最近两年也均将GDP增长目标定在6.5%左右。

3月22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预判2018年经济增速为6.7%。6.7%,是2016年的中国经济增速,也是27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值。调研也显示判断2018年经济增速达到或超过6.5%的经济学家占比为73%,比上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学家对全年经济增速的预判均值分别为6.7%、6.6%和6.9%,全国综合预测值为6.7%。

经济学界普遍的观点是,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一般情况下在高速增长30年到40年以后增速都会回落。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GDP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与中国相似,而自1990年1月股市崩盘之后,日本GDP增速持续低迷,之后的20年也被称作日本“失落的20年”。

“奥运会为什么不再唯金牌论,因为金牌数量本身已经很多了,于是我们敢说我们更加注重全民的健康。同样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是有韧性的,相对全球来看,中国这样体量的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仍维持在高位,所以中央政府有底气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淡化对数量的考核。”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对于中央政府连续两年将GDP增长目标定在6.5%左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规划便已决定将我国的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李钢也表示虽然当前发展依旧是第一要务,但中央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对速度追求不那么迫切。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需着眼于长远,解决中长期问题,短期必然会牺牲一些速度。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近几年国家也大力推进技术的创新,倡导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在此背景下,我们难免面临着机器人、自动化使就业人数减少的问题。如2016年富士康的一家工厂通过引进机器人而将工人从11万人裁减到了5万人。与此同时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部分人失去了工作岗位。因此,如何保持就业的持续性成为了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及城镇调查失业率,李克强表示该指标能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要求。

那么,为维持就业的持续性,我们是否仍需要经济增速的持续高位?李钢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以往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因为原来政府认为就业要解决的比较好,就必须维持在8%及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但这些年随着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发现增长和就业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分离,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不一定就意味着就业形势不好。

调研结果显示有27%的经济学家认为就业形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会变好,有41%的经济学家认为两个时期就业形势基本持平。本期中国经济学人就业指数为94,仍处在枯荣线之下,但比上季度调查上升了10个点。同时,通过近几年的就业数据我们也能窥见一番,2013-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超额完成每年的目标任务,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稳定在4.0%-4.1%之间,低于4.5%的控制目标。

“就业形势好坏更多需要看GDP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资本意义型的产业还是劳动力型的产业,而不仅仅在于增长速度的高低”李钢总结道。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