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默克尔连任对欧盟有何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永杰
2017-09-26 07:00

文/中山大学副教授 陈永杰

德国大选尘埃落定,一如选前各种民调预测,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CDU/CSU)获得胜利,有资格组织联盟政府。然而,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发布胜选宣言的默克尔,却完全让人看不见胜利者的那份意气风发。相反,她显得忧心忡忡。默克尔的这个表情,胜过所有政评人的千言万语。原因很简单,这场胜利中很多细节,只要想深入一点都让人不得不重视。

首先是在德国国内。全世界有很多人对默克尔的这场胜利寄予厚望,在他们眼中,从英国脱欧到特朗普在美国当选,以及这在欧陆带来的涟漪效应,似乎让曾高度稳定的国际格局面临大崩溃——就像一个患了高血压的病人,突然接连遇到人生突变那样让家人惶惶不安。于是顺理成章地,默克尔的连任被视作一粒特效降压药,起码是暂时控住了已经越来越不堪的局面,为整套机制的调整与修复赢得必要时间。

然而,上述这种结论,恐怕只有标题党式地看新闻的人才能得出。事实上,这场选举中的多项细节都指向了多个更大的危机。就得票率看,被称为胜出的基民盟,其实只拿到33%的选票,较上次大选流失逾一成选票;作为主要对手的社民党(SPD)更惨,只拿下两成选票,只有施罗德执政的鼎盛时期的一半左右。最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德国的大党,均录得1949年以来的最低得票率。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横空出世的另类选择党(AfD)拿到的13%,便不能不让人对这近七十年来的格局巨变瞠目结舌了。

从联邦德国时期开始,虽然选举制度不相同,但德国政党政治的左右两翼与大部分欧美民主国家一样,基本上就是社民党与基民盟对垒,如同英国的工党对保守党或者美国的民主党对共和党那样。两翼得票率的起伏,往往是此起彼伏或此伏彼起,称为钟摇效应。这一次选举最不同的是此与彼都伏,第三股力量起:在709席的德国国会中,另类选择党拿下了相当可观的94席;投票给该党的约250万选民之中,100万挖自基民盟,近50万从社民党抢来,剩下的是首次投票的新选民。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全德而言,另类选择党的得票率排在社民党之后,仍然是老三。但在东德,另类选择党的得票率是21.5%,高于社民党。如果只算男性选民,另类选择党的得票率在东德排名第一,还超过基民盟3个百分点。

默克尔来自东德,但在她的领导下,基民盟仅勉强守住西德,大面积失守东德,原因主要她那个基于人道主义理由接受难民的决定,在深刻地反思了种族问题的德国,被选民如此背弃肯定让她心里淌血。

另类选择党几年前本以反欧元起家,数月之前改选领袖,彻底走向反移民路线。在拿下近百个席位后,其党魁向选民承诺,跟着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追击”(hunt)默克尔,这几乎等同于移民议题的进一步发酵和升温。反观默克尔,由于社民党拒绝与之合组联盟政府,只有伙拍自由党及绿党这个唯一选项,但这两个小党在减排政策上完全没有妥协的空间,也几乎决定了未来联盟政府在国会内孱弱的多数派基础。简而言之,默克尔或者基民盟,未来几年很可能都会是被另类选择党在政治上摁住来打的一个局面。

最让人担忧的是,明摆着反移民的另类选择党的成功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如果对比一下两年前英国大选与今年的德国大选,不难发现选民结构上类似的变化趋势。在英国,2015年的英国大选,保守党向中间走,把工党逼向左翼,结果是英国独立党(UKIP)冒起。这与德国基民盟向中间走欢迎难民,把社民党逼向更左,然后另类选择党收获大批右翼选民的情况极为相似。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英国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德国则是比例代表制,所以英独党没能像另类选择党那样在国会拿下更多的议席。不过,不要忘记,英独党的那一场纷扰,结果迫使保守党左右不是人,匆忙之中推行脱欧公投,然后英国脱欧,开启了欧盟分裂的第一步。

另类选择党在德国的崛起,长远不仅仅让人担忧半个世纪以来曾经深刻反思过种族问题的德国会不会开历史的倒车,眼下更迫切的危机,将是作为欧盟经济核心的德国会否在内部纷争不断,带来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纷乱局面。不要忘记,另类选择党本来就是靠反欧元和反欧盟起家,走英独党的路线乃应有之义。(编辑 祝乃娟)

X

分享成功